close

本次課程邀請陳怡均律師主講「家事法律面面觀」,陳律師長年從事法律扶助,對於家事法庭的疑難雜症都有所接觸,同時也是校園性騷擾與性侵害的專家,透過他精闢的案例說明,相信也釐清了一些同學們想當然爾的成見。

陳律師針對法律中常見的性別與家庭議題,依序說明了一些名詞的法律定義,包括家、夫妻財產制、親權、監護權、探視權、認領、收養與子女姓氏,除了對同學而言原應枯燥乏味的法條介紹以外,陳律師更透過一些新聞議題與問題進行實例說明。

比如同學們作為子女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,誰對誰有扶養的義務呢?同學們可不可以自行選擇姓氏?又或者同學們邁入下一個人生階段時,要如何處理彼此的財產呢?要書面約定採共同財產制或分別財產制,或者直接套用法定財產制呢?再或者當同學們生育了下一代,要選擇父姓或母姓呢?

雖然陳律師從法律史的角度多作說明,不過同學們應該可以注意到,現在所看到的許多家事法律的內容已經有別於傳統,這是經歷了婦女運動長期推動法律改革的結果。所以,現在夫妻可以對財產與債務進行切割與共享,家務工作者對婚後財產的間接貢獻也獲得了肯定;而在父權體系下經典的繼承問題,姓氏的選擇開始給予父系與母系均等的機會,甚至一反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,現在子女都有了均等的繼承機會。

聆聽這堂演講以後,同學們除了可以從性別概念重新理解法律,也可以從法律重新認識日常生活,從課後同學們踴躍的私下提問可以發現,對正在大學選修戀愛學分的同學來說,如何在男女交往中互敬互重,也是同學們必須進一步學習的課題。由眼前的問題出發,希望這次的演講能幫助同學們順利邁向未來的人生旅途。(佩娟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enderXculture 的頭像
    genderXculture

    性別、文化與關懷2012

   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